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吉利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
2025-01-09
来源:
阅读人数:
342人

  2025年1月8日15:00在立德楼437会议室召开“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会议由马常松副校长主持,各二级学院分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院领导;学科建设与评估中心、科研处、产学研成果转化中心负责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到场参会。会上,各二级学院相关领导对2024年度本学院的学科建设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工作建议和下一步计划进行了汇报。

一、汇报交流

(一)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

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胡郁青院长首先对学院的学科建设工作作了汇报,她表示学院的高水平成果及高职称教师比例有待提升和优化。并提出在2025年,扎实推进学院的各项工作,以学校的评估工作为指引,推动学科建设;立足自身,明确学科方向,以科研促教学,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二)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李萍院长针对学院情况,做出三点总结,一是提出“以申报促发展”的理念,积极引导老师申报课题,打造“科研”“双师型”“翻译实践教学”三队伍;二是发挥学院的外语专业优势,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三是引导教师转变思想思维,例如思考翻译技术、AI、语言三者如何结合,进而促进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

随后,李春兰院长提出希望增设实验室平台,加强教辅人员的培养培训。并指出学院师资薄弱,进而无法支撑科研成果的产出,缺少实验室等,希望得到学校政策及经费上的支持。

(三)盛宝金融科技学院

盛宝金融科技学院王聆霁院长首先指出学院的师资薄弱,高级职称占比少,关于人才引进方面,金融类在行业内属于高薪产业,学校需提供相应的政策满足金融行业的人才引进需求,薪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其次,学院希望明晰实践教学基地的标准。目前学院与四川大学正在洽谈超算中心的合作,希望学校能够提供相应政策支持,促进实验室建设。最后提出,教师的课时量不够,学院安排的其他工作是否能折合成工作量,希望学校进一步给出具体政策或方案。

(四)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钟学娥老师作代表发言,首先肯定了2024年度学院产出的科研成果,但缺少省级项目、核心论文高水平成果支撑学科建设。针对此现状,学院拟在2025年建设4个科研团队,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培训、学习和交流,组建科研主题沙龙活动。并表示,为凸显吉利集团办学背景与办学特色,学院将围绕汽车强国与产教融合的关系思考下一步的工作。其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了全校的思政类公共课,学院的重点工作将放在课程建设上,力争突破省级一流课程。

(五)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李妍伶院长提出教育学院在文科背景下,很难突破发表高水平论文,对学科建设的支撑较弱,希望学校层面能够组织文科类教育方向的高水平论文撰写、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培训,并提供相关政策和经费上的支持。其次,学科建设及评估方面,希望得到点对指导帮扶,尤其是针对无法填表的栏目,共研解决办法。最后提出希望以学校层面组织前往已申硕成功的教育学位点的学校,深入交流学习。

(六)博雅学院

博雅学院杨天娅院长指出学院的高水平论文和项目少,针对此现状,学院将梳理各类课题申报资料,组织学习文科类的申报文件,结合国家政策和发展方向,联合其他学院跨学科申报高水平项目。学院下一步也会重点打造课程建设,力争有所突破。

(七)创新创业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朱利院长提出学院的人员较少,团队成员结构薄弱,需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学院在成果转化方面有局限性,未来希望围绕企业开展真题真做项目,但企业项目更偏工科类,作为人文社科类不占优势。

(八)航空航天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范宇航老师提出学院师资薄弱,高学历和高职称教师少,需要进一步引进;人员薄弱导致科研成果产出少,质量不高,下一步学院将采取加快转换,共建实验室等措施提质增效。

(九)商学院

商学院杨漾院长首先介绍商学院2024年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绩,高水平论文有3篇,有一定突破但还需进一步提升;其次还要进一步提升对应的成果转化,开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培育一流课程建设;编写示范教材。

(十)体育与健康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张涛院长肯定了学院学科建设方面的成绩,高水平论文4篇,体育年鉴、鸿雁成长训练营论文集等有序推进,学院将以合格评估为工作方向,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最后希望学校支持体育相关实验室建设。

(十一)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李伟院长提出学校的横向项目的报销是否可进一步优化报销层面的手续,手续的繁多使老师们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另学校的奖励政策均未落地实施,降低了老师们在科研方面的积极性。其次希望学校的人才引进政策能够更吸引人才,目前招聘难度较大。最后提出希望学校对职称评审政策进一步优化,促进教师的积极性。

(十二)智能科技学院

智能科技学院黄强院长提出在攻读博士方面,由于个人的力量较小,可否由学校出面牵线搭桥。在聘请行业高水平专业人才方面希望学校的政策加持。选派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目前政策在成都挂职无相关住房等补助支持,建议学校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

(十三)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学院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学院谭年琼院长针对行业资深导师的聘请提出建议,学校劳务费的发放较为繁琐,尤其是针对集团资深专家是否属于合规收入,需要进一步文件支持,否则不利于工作高效开展。

(十四)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赵厚程院指出目前学院高水平成果少,还需进一步努力。其次肯定了近期一师一册教学过程资料检查的工作,学校评估工作是各单位的重点工作,今后相关工作建议学校都制定标准,减少老师修改的次数,教师也能更好地配合工作。最后,提出横向项目报销较难,可否优化。

二、总结讲话

学科建设与评估中心雷主任强调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衡量学校综合实力与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人才培养以及社会贡献有着深远影响,各学院在2025年要从经费预算上倾斜,以此为重点工作。科研处张处对横向项目报销难的问题做出解释和答疑,表示2025年将更有针对性地聘请专家为学院提供科研指导。

最后,马校总结学校2024年度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成绩与经验。强调目前各学院基本配足领导班子成员,管理逐步走向正轨,学院内部要定期开展学科建设相关的会议,讨论下一步工作。学校层面也将进一步讨论高质量人才引进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实现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新突破贡献力量。

本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会议对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通过加强资源配置、推进产学研合作、优化科研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为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详情
联系电话
400-630-2020
关注我们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9-16 17: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