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下午,吉利学院学术委员会召开2025年全体会议,解读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于2025年8月最新印发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深入学习吉利人才发展集团 CEO陆丹博士《迎难而上 主动求变 大学在 AI 时代的战略突围与生态重构——基于时代变局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的演讲,研讨吉利学院学科专业结构性调整改革方案。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丁任重主持。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学术委员会主任丁任重围绕改革核心任务,从具体工作落实角度进行系统培训。
丁任重主任结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于2025年8月最新印发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 年)》,对陆丹博士“8.14”讲话进行了深入解读。在培训中,丁主任强调学科专业结构重塑的必要性和和关键突破方向,要以“从理念走向实践”为核心,划定学校改革落地要树立“全过程、全链条、全面质量”的工作思维,在学科核心基础课遴选与建设上把握“集约、前沿、AI赋能、目标导向、产教融合”五大维度,突破传统思维,锚定“高质量就业、高质量升学、创新创业”核心目标,衔接延续吉利教育“产教融合六部曲”新标准,回应行业“微场景”,利用芯位教育智能体,实现“课程——场景——就业”快速对接,系统性构建敏捷反应系统、教育免疫系统和品牌协同系统。围绕合格评估和申硕时间表,明确“硬节点”,压实责任。
二、学术委员会委员聚焦改革难点深入研讨,形成“问题共商、思路共建”的良好氛围。
培训会上,各委员紧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与办学实际,围绕改革推进中的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思路和办法。各单位将以 “问题导向、求真务实、改革落地” 为基本工作原则,通过深入学习研讨与协同创新,重点在人才培养理念机制创新、产教协同教师队伍建设、专业直通就业、管理服务模式更新等核心领域,形成系统性建设路径,确保学科专业改革各项举措落地精准发力。
在课程体系优化层面,针对跨学科衔接、专业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会议明确两大核心方向:一方面,强化 “学科场景化应用”,打破课程与行业需求的壁垒,另一方面,依托学科平台专家资源,提前布局 “专业品牌塑造”,深化新生专业认知与认同,同时推动跨学科课程从 “简单融合” 转向 “差异互补”,形成错位发展优势。在师资转型与能力提升领域,以芯位教育平台为支撑,加快全员AI化转型,覆盖数字化教学等多元需求,助力教师从 “知识传授者” 向 “场景引导者” 转变。
此次培训会的研讨成果,既回应了各学院的现实关切,更完善了学校改革落地的 “施工图”,为结构性改革的纵深推进提供了清晰路径。全校各单位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再学习、再聚焦、再出发”的姿态持续深化研究和研讨、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改革策略,以务实举措与工作作风支持学校办学结构性调整改革走深走实,为学院品牌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实现吉利教育“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价值,推动学校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