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各单位:
四川三线建设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经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省教育厅认定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成立于2016年,2019年建成攀枝花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21年被认定为省级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围绕新中国三线建设,聚焦三线建设历史、三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以及三线建设精神文化等开展研究。中心努力聚合三线建设研究专家,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基地和学术交流平台。中心将依托攀枝花、四川和西南地区重要三线建设资源,逐步建成全国性三线建设史料库和电子资源库。中心拟发布三线建设年度研究报告,联合《攀枝花学院学报》开设三线建设研究专栏。中心通过建立高水平的学术委员会和研究智库,服务新时代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根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和《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中心2025年度项目已开始申报,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遵循中共四川省委重大工作部署,落实中央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开展“新四史”研究、宣传、教育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聚焦三线建设,着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形成过程、内在逻辑及其蕴含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以原创性科研成果,丰厚红色文化底蕴,助力三线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及三线建设城市转型发展,服务新时代国家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
一、 申报范围及具体要求
本次课题申报面向省内外各高校、科研机构相关工作人员。
(一)项目申报者应如实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无任何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查实,获立项目予以撤销,并取消三年申报资格。
(二)中心2025年项目须依据《2025年度四川三线建设研究中心项目选题指南》(附件)申报。
(三)重点项目申请者应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具有科研能力并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所申报项目应充分反映三线建设研究领域前沿问题,力求原创性、开拓性和实用性,避免低水平和重复性研究;项目研究团队成员结构合理、稳定,具备相应的学术资源和研究能力。
(四)项目负责人同一年度只能向中心申报一个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中心其他项目申报。中心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课题组成员可参与不超过两个中心项目申报。
(五)项目立项后,申请书内容及项目研究成果承诺即为项目结项评价主要依据,不再另行签署项目任务书。
三、资助类别及结项要求
本年度设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一)重点项目结项要求
1.结项须提交2万字以上项目研究报告。同时,须另选专著或论文形式之一结项。专著须公开出版;论文为公开发表的高质量论文1篇。
2.项目需在1-2年内完成。
(二)一般项目结项要求
1.结项可以研究报告、专著或论文形式之一结项。以研究报告结项的,研究报告字数不得少于1万字;以专著结项的,专著须公开出版;以论文结项的,须公开发表论文1篇。
2.项目需在1年内完成。
(三)各类项目成果发表、出版或上报时,须注明“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三线建设研究中心资助”字样,并标注项目名称和编号。
四、申报办法
本次申报采取系统申报,请申请人注册登录攀枝花学院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管理系统(网址:https://pzhxy.sckjfw.cn/),并在“申报项目”列表处,选择本项目进行申报。
(一)电子版申报材料
请申请人于6月18日前将系统导出的《申请书》和《意识形态承诺书》,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科研处简杨扬OA邮箱。
(二)纸质版申报材料
同时,请申请人将纸质《申请书》(一式5份,双面打印,A3中缝装订)和《意识形态承诺书》(一式1份,A4打印)提交至科研处。
请申请人于2025年6月22日17:00前,完成本项目所有资料上传工作。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简杨扬 联系电话:19934309828
办公地点:铭福楼313科研处
附件:2025年度四川三线建设研究中心项目选题指南(详见OA系统)
科研处
2025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