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沃尔沃对于吉利,乃至中国汽车工业历史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没有中国市场的强大,没有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没有李书福这样的民营企业家的执着和胆识,就绝对没有中国企业收购沃尔沃的事情发生。”吉利控股集团原资深副总裁张爱群女士在讲述吉利控股集团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创业之路时不禁潸然泪下。10月17日,吉利控股集团原资深副总裁张爱群受邀第二次到吉利学院102国报厅作《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专题讲座。讲座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桂琴主持。本次讲座采用“线下%2B线上直播”同步进行,师生线下参与2000余人,线上观看2300余人,线上线下共计覆盖4300余人。
吉利控股集团原资深副总裁张爱群受邀到校作专题讲座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桂琴主持讲座
张爱群女士深刻而又动容地从“吉利由来”、“吉利现象”及“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三个方面精彩讲述了吉利控股集团李书福董事长六次创业经历中不为人知的艰辛,吉利控股集团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以及不断开拓创新、成为世界领先的汽车品牌的奥秘,鼓舞大家坚定投身到吉利事业中来。
“给我一次机会吧,我用我自己的钱。哪怕失败了也要试一回。” 张爱群女士在讲到吉利控股集团由来时表示,面对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吉利的造车路并不平坦,从86年开始创业,97年进入汽车行业,民营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经历了第三次转产的拨云见日,李书福董事长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交出了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高分答卷,深刻诠释了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才有苦尽甘来,事业有成的浙商“四千精神”。
吉利学子踊跃提问
张爱群女士用“坚定转型升级,持续引领起航”十二个字概括了吉利控股集团经历了国际并购后的资源整合和理念突破,从原先的低价战略转变为技术先进、品质可靠、服务满意、全面领先的战略转型,并从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以及文化创新四个维度深刻解读了吉利控股集团是如何融合创新,让机会变成机遇。在提到人才创新方面时,张爱群女士充分肯定了吉利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取得的成绩。她表示,学校学科瞄准优势行业、专业对接头部企业、课程解决关键岗位问题、人才培养方案回应产业变革、数字链接线上线下场景、智力与人才输出受行业产业欢迎,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更好地走向社会。
从梦想到现实,从思考到实践,从相信到看见,吉利控股集团正在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电动出行和能源服务科技公司。张爱群女士用四个小时带领吉利师生探寻吉利这支充满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队伍茁壮成长的时代意义,发散它的价值光芒。正如李书福的美丽追求中写道,“让中国的汽车跑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汽车跑遍全中国。”
讲座前一天,在阙海宝校长的陪同下,张爱群女士实地考察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展厅和汽车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全面了解了学校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发展,在学科专业布局、专业课程建设、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创教育等方面的办学成果,详细了解了学校落实李书福董事长“千人千面”教育思想在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等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思考与经验做法。
阙海宝校长陪同张爱群女士实地考察学校
考察过程中,阙海宝校长向吉利控股集团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指出,产教融合是学校发挥长期发展优势和凝练办学特色的必然路径。学校严格按照书福董事长提出的“千人千面”人才培养要求,扎实落实书福董事长提出的吉利教育要通过“实际、实践和实力”回应“创新、创业和创造”,坚定走高质量产教融合和数字化赋能的特色发展之路,坚持规划引领,推动产教融合结构重塑,坚持学科驱动,推动产教融合能级跃升,坚持汽车特色,推动产教融合动力转换,坚持数字赋能,推动产教融合价值迁移,不断激发产教融合新活力,探索产教融合新方式、新路径,探索“三创”育人,打造“千人千面”学习,让学生学真本领练硬功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