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提升学校科研综合实力,促进科研成果产出、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4月2日下午,学校“吉利讲坛”第二讲在明德楼国际报告厅102正式开讲。香港中文大学汤敏聪博士应邀来校为全体教师作《从编辑的视觉谈国际三大检索期刊论文的写作与发表要点》学术分享。
汤敏聪博士以《基于Q-LEARNING的电动车充电推荐仿真分析》为案例,围绕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理论与应用价值、结论六个方面,从论文撰写的逻辑架构出发,详细介绍了论文选题依据、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的写法和研究方法的选择,为教师理顺学术论文理论框架及脉络。并着重从前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局限、研究解决问题等部分阐述了国际期刊学术论文的撰写要点、注意事项和发表策略。汤博士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审稿、编稿中遇到的问题和基本经验强调,在国际期刊学术论文撰写过程中,要把握好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研究,立足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程及研究短板,提出研究问题,并体现论文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讲座上,汤博士与老师们进行现场互动,指导大家如何快速确定研究问题,并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针对如何确定选题方向,汤博士结合国家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产业发展实际,立足学校发展定位,提出青年教师的科研选题切入点和具体选题方向,帮助青年教师把握学术规范和专业成长。
学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此次学术讲坛,是学校聚焦战略产业、先导产业、未来产业发展,落实李书福董事长关于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蓄势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吉利学院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学校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研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科研能力提升为导向,深入实施教科研基础能力培育计划、科研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强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加强基础研究队伍建设,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和团队建设,加快科研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在促进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和提升方面,学校鼓励教师在高水平(权威、顶级)期刊上有所突破,先后邀请校外知名专家为全校教师作科研项目申报、高水平论文撰写与发刊技巧等系列培训,组织“脑科学与智能汽车人因工程学术论坛”“数字驱动 营销赋能”等大型学术活动,引导青年教师找准科研方向,指导青年教师掌握科研方法,辅导青年教师产出科研成果,全方位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未来,学校将继续聚焦“十四五”科研规划任务,建强科研队伍、推动科研产出、提升产学研用能力,将学校科研集聚的“势能”转化为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动能”,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