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字〔2025〕42号
校内各单位:
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启动2025年度课题申报。现将校内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及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立足国家和四川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针对社会建设领域的重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发展导向,侧重应用研究;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重点任务,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申报内容
(一)课题申报以重点项目研究和“精品”研究为目标,要具有前沿性和原创性,能够充分反映四川农村社区治理的新进展,要求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要着眼于国际局势和新时代的特点,
着眼于当代中国国情和四川省情,注重研究我国尤其是四川省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
(二)2025年度申报不再发布具体课题指南。申请人可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学术特长,对照中心近年设立的课题指南导向、已立项课题和研究成果,围绕“农村社区治理”这一主题,自行拟定课题研究名称。鼓励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与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与政策,社会服务与农村社区发展、农村社区矛盾预防与化解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选题表述要符合项目定位,突出问题导向、学科视角,科学严谨、简明规范,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
在所有申报项目中,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性,优先考虑以提出新颖观点且产生一定社会效益的研究报告为结题依据的项目(研究报告须被县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组织采纳,欢迎多部门、多单位采纳;结题时需附采纳证明)。
三、申报条件
(一)按照四川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凡有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各省教育厅研究基地项目尚未结题者不得申报;申请者一般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者硕士学位);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或者硕士学位)的,可以申请青年项目,不再需要专家书面推荐;青年项目男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90年4月1日后出生),女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4月1日后出生),青年项目的课题组成员也须符合上述年龄要求;各类项目课题组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二)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中心鼓励青年学者积极申报课题,尤其是青年学者申报的应用型课题,中心在立项时将予以倾斜。
(三)为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性,严格评审纪律,在评审会召开之前,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评审专家,一经发现,取消申报资格。
四、课题类别与资助经费
本年度课题类别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自筹项目。重点项目资助金额为1万元,研究时限不超过3年;一般项目资助金额为0.6万元,研究时限不超过2年;青年项目资助金额为0.4万元,研究时限不超过2年;自筹项目不予经费资助,研究时限不超过2年。
五、申报办法
请申请人于5月6日前,将《四川省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申报书》(附件1)、《项目课题论证活页》(附件2)电子文档(Word版本)压缩文件夹(命名格式:吉利学院+课题负责人名称),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简杨扬OA邮箱。
同时,请申请人将纸质《申报书》和《课题论证》活页各一式4份,A4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提交至科研处简杨扬。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简杨扬 联系电话:19934309828
办公地点:铭福楼313科研处
附件:1. 四川省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申报书
2.项目课题论证活页(请登录学校OA系统下载查阅)
科研处
2025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