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与科研 搜索 吉利学院官网
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联系我们
科研动态
科研平台
政策制度
学术交流
通知公告
下载专区
管理系统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关于申报四川省科技厅2025年度软科学项目的通知

发表于:2025-03-24 来源:

科字〔2025〕48号

 

校内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聚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重大科技任务凝练生成方式,四川省科技厅现启动“‘四川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管理”等软科学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校内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所有申报项目均需符合以下申报要求和相关指南要求,所有附件材料均需在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上传。

(一)项目申报单位要求

1.项目申报单位包括项目牵头单位和项目合作单位,均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具备科研开发、科技服务和决策咨询研究能力的企业及单位,鼓励产学研单位联合攻关。项目牵头单位应是注册地在四川省境内,项目合作单位可为境内外注册。

2.项目申报单位应对申报项目及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发现项目或申报材料造假,申报项目不予立项,项目申报单位纳入科研失信记录。

3.多家单位联合申报项目,应签订该项目合作协议(加盖法人单位公章),作为申报书附件材料扫描上传。

4.项目申报单位无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限制申报记录,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二)项目申报人要求

1.项目申报人包括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参与人。

2.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

3.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1965年4月1日以后出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外籍专家除外)。

4.项目负责人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

5.同一年度、同一项目申报人新申报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牵头申报2025年度项目限1项,目前承担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或还在限制申报期内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得因申报新项目而退出在研项目;退出项目研发团队的,在原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新的项目申报。

(三)推荐单位要求

1.各推荐单位可在此通知基础上另行制定通知,明确当地项目申报截止时间和报送流程。

2.各推荐单位应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核,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推荐,向科技厅报推荐函并附项目汇总表。

3.审核未通过的项目由推荐单位退回。

(四)其他要求

1.同一项目不得以任何形式跨计划、跨专项重复申报。

2.申报项目应严格按申报通知要求,提供满足指南相关限制条件的附件材料和证明项目前期研究基础的附件材料并在线上传。

3.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时,可采取“赛马制”方式同时支持2项。

4.项目执行期从2025年4月1日起,执行期1年。

5.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申报人应严格遵守科研伦理相关规定。

6.项目申报单位应开发并设立从事科研项目辅助研究、实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和实验技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学术助理和财务助理等工作的科研助理岗位,所有项目均需配备科研助理。

7.网上不受理涉密项目。各项目申报单位也不得在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中上传涉密资料。

二、专项资金支持方式

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三、申报流程

(一)申报身份获取

项目负责人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202.61.89.120/),进行身份注册和实名认证,项目负责人需完整、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已注册过的单位和个人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并补充完善相关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项目申报。

四、申报办法

项目申报单位网上填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28日18时。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将在申报截止时间2025年3月28日18时自动关闭。项目申报时暂不提交项目申报书纸件。另行通知申报书纸件报送。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简杨扬   联系电话:19934309828

办公地点:铭福楼313科研处

 

附件:“‘四川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管理”等软科学项目申报指南活页(请登录学校OA系统下载查阅)

 

 

 

科研处

2025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