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与科研 搜索 吉利学院官网
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联系我们
科研动态
科研平台
政策制度
学术交流
通知公告
下载专区
管理系统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关于申报成都技能型社会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2025年度课题的通知

发表于:2025-02-26 来源:

校内各单位:

成都技能型社会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2024年11月经成都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设立的成都市第四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心以服务“技能成都”“制造强市”建设为方向,以研究技能型社会与成都市制造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任务,以提升服务成都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质量为实践目标。中心将开展2025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我校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制造强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围绕成都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展要求,聚焦技能型社会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样本研究、深度融合机制研究、匹配产业转型与新兴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为推动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技能成都”“制造强市”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二、课题类别与相关要求

本次申报共设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自筹课题三类。

(一)重点课题

资助经费为1万元/项,完成时限为立项之日起两年内。负责人须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取得博士学位。研究成果为在国家级出版社公开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部;或在SCI、SSCI、CSSCI、北大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或研究报告1篇;或公开在省部级及以上党报党刊(理论版)发表理论文章1篇;或以中心名义产出的研究报告被市社科联《社科成果要报》等市级及以上内参采纳或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

(二)一般课题

资助经费为0.2万元/项,完成时限为立项之日起一年内。负责人须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取得硕士学位。研究成果为在国家各部委主办、各省人民及以上出版社公开出版专著、编著、译著1部;或在省级及以上学术期刊(须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收录)公开发表论文或研究报告1篇;或公开在党报党刊(理论版)发表理论文章1篇;或以中心名义产出的研究报告被市级及以上内参采纳或获得市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三)自筹课题

由项目组自筹研究经费,完成时限为立项之日起一年内。负责人须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取得硕士学位。结题成果为达到一般课题结题要求。

所有课题研究成果发表、报送或出版时均须注明:“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都技能型社会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编号:××××)”字样。

三、申报要求

(一)所有课题研究人员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并具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二)申请者根据《课题指南》(附件1)确定选题方向、研究内容,自行设计课题名称。要充分反映成都市技能型社会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域的新进展,立足学科前沿,面向产业需求。

(三)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课题,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两个课题。课题组成员(包括负责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7人。

(四)不得重复使用已在其他机构立项、结项或认定的研究成果,一旦发现予以撤项处理,追回已给付的经费,取消课题申报者五年内申报资格,并予以公示批评。

(五)课题主管单位须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管理条件和信誉保证。

四、申报程序

请申请人于3月14日前,将《申报书》(附件2)《论证活页》(附件3)《申报汇总表》(附件4)电子文档版本,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简杨扬OA邮箱。同时,请申请人将纸质《申报书》《申报活页》各一式2份,A3纸双面打印,中缝装订,提交至科研处。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简杨扬   联系电话:19934309828

办公地点:铭福楼313科研处

 

附件:1. 成都技能型社会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2025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2.成都技能型社会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申报书

3.成都技能型社会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论证活页

4.成都技能型社会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2025年度课题申报汇总表

 

 

 

科研处

2025年2月26日